第四十八章:圣裁-《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页
    朱勇抓着铁栅栏,口里呼喊了许久,也没人来理会。
    这一下子,朱勇和张軏急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二哥,刚才好险,差一点脑袋就要掉了。”
    “我们兄弟,也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
    一旁的丘松沉默着,突然冒出一句:“大哥呢?”
    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尴尬。
    张軏和朱勇面面相觑。
    他们没办法回答。
    当初烧黄纸做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没有错。
    不过有福的时候好像总有大哥,有难的时候……
    朱勇一拍丘松的脑壳:“你闭嘴,都怪你,若不是你,能弄出这么大动静。”
    丘松又沉默了,低垂着脑袋。
    “哎,不知何时能出去。”
    “陛下会不会不管我们?”
    “俺想俺娘了。”
    …………
    杨士奇觉得很惊奇。
    因为张安世居然格外的安分。
    就好像整个人,一下子焕然一新。
    不但收了心,居然还智力见长。
    比如说永远叫不会的尚书《周书翩》,今日只一上午,他竟可以背出个七七八八来。
    这令杨士奇很感慨,作为一个教书先生,毕竟还是需要成就感的,当你碰到一个榆木脑袋,你想拍死,可你还得憋着。
    这种感受,真比尿频尿急尿不尽还难受。
    可现在……那种感觉回来了。
    杨士奇振奋精神,决定今日再接再厉,将周书的精髓再讲一遍,除此之外,还要将东汉时的今文学派对于周书篇的理解,也好好地诠释出来。
    正午的时候,照例留在张安世家用茶点。
    他与邓健这个老搭档各自落座。
    古人用餐,各有不同,譬如寻常的农夫,往往一日两餐,早上一顿,晚上一顿。
    可若是像较为殷实的人家,或者像杨士奇这样的士大夫,则进用早晚两个大餐,正午往往都是用茶点对付。
    这是因为公门之中,其实也没有午休这个概念,早上吃饱了,中午就着茶水吃一些糕点便对付过去。
    此时,杨士奇喜滋滋地道:“张公子今日转了性,真是孺子可教啊。”
    邓健没有他这样乐观,轻轻地呷了口茶,翘着兰花指,尖声细语地道:“咱却总觉得眼皮子在眨,感觉要出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