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五章 匈奴冒顿(求票票)-《秦时小说家》


    第(2/3)页

    “近年来,连他的儿子王离都隐约得到好处,似乎很可能在将来接替他执掌东郡大营。”

    “此番道理,诸位应该无异议吧?”

    “……”

    “东郡大营!”

    “哼,若无东郡大营的存在,这些年来……咱们的日子也不至于这般憋屈。”

    “东郡大营在侧,数十万大军在侧,我等稍稍动静,欲要睡觉之时翻个身,都不自在。”

    “王贲!”

    “那老小子听说要活不久了,医者所言,王贲的身子不太好,近年来,多有伤势复发。”

    “当年兵掠三晋的时候,王贲那小子何其威猛,何其霸道,何其张狂,何其傲气,如今……活该如此。”

    “不过,王贲现在毕竟没死,那小子领兵作战还是有一手的,再加上数十万大军在手,却是棘手。”

    “王离!”

    “似乎是王贲的子女中,相对出色的一个吧,若说将来接替王贲的位置,不是没有可能。”

    “近年来,王离那小子立下不少功勋。”

    “如今快要成为主将了。”

    “只是,那些事和咱们有什么关联?”

    “赵兄,你这个主意……我怎么听得有些晕头转向了,听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

    “东郡大营!”

    “王贲!”

    “东郡大营矗立在中原之地,一直是我等的眼中刺,奈何……无法将其解决。”

    “不过,从嬴政的心思而言,东郡大营怕是会一直存在。”

    “毕竟,咸阳距离中原有些远,更无需言距离齐鲁了。”

    “赵老弟,有话尽可直言,我也是听得迷迷糊糊。”

    “……”

    “非也!”

    “其实,我要说的事情已经在其中了。”

    “其实,如果东郡大营不在东郡,如果我等身边没有秦国数十万大军驻守,那么,眼下的中原情形,我等想要应对,法子还是有不少的。”

    “秦国纵然有力,从咸阳到中原,也是鞭长莫及。”

    “而东郡大营的存在,却可以将莫大之力,片刻时间落于中原各地,那是令人最为忌惮的。”

    “既如此,那么,倘若东郡大营接下来没有那么多动作呢?”

    “倘若东郡大营没有太多手段呢?”

    “我等是否就舒服一些了。”

    “……”

    “东郡大营没有太多手段?赵兄之意,东郡大营不理会我等之事?不理会秦国官府以及罗网那些人的动静?”

    “可能?”

    “不太可能吧。”

    “东郡大营眼下之所以一动不动,乃是因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而从秦国那些人的动静来看,他们接下来会有大动作。”

    “我等若是不反抗,只有死路一条,强力反抗了,又会面临莫大威胁。”

    “都有一些消息从东郡大营传来,会有一队队精锐兵士耀兵中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看来诸位兄弟还是没有明白我先前的话中之意。”

    “有些时候,东郡大营的抉择不是根据咸阳乃至于秦国而来的,而是根据统帅来的。”

    “而是根据执行者而来的。”

    “越国将吴国攻灭之后,为何范蠡会走?”

    “为何文种会死?”

    “事情虽不同,道理落于今时,还是可以用一用的。”

    “那就是吴国被攻灭之后,一些人已经没有价值了,已经无用了。”

    “秦国之内,王氏一族固然显赫,却也是他们的麻烦,尤其王翦和王贲,一门双侯,整个咸阳之内,有这般门楣的,只有王家一家吧!”

    “自古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氏一族那般显耀,这些年来若非低调了一些,麻烦早就来了。”

    “从咸阳近些年的动静来看,嬴政无疑比较倾向于在军中扶持另外的力量。”

    “其一,是蒙氏一族,蒙恬在九原之地,对抗匈奴,不可谓不器重。”

    “蒙恬的弟弟蒙毅,如今都是嬴政近臣了,早晚位列九卿。”

    “其二,便是大肆提拔从护国学宫毕业的人,那些消息,非秘密,咸阳都是可以打听到的。”

    “诸位兄弟,想来也有耳闻。”

    “可见,嬴政是不太希望王氏一族继续显耀的,军中出现那样一个无与伦比的兵家豪族,就是我等的家国,也不会允许的。”

    “那些道理之下,我等这些人的存在,对于王贲而言,对于东郡大营而言,便是相当重要的。”

    “我等若是在数年前就被秦国剿灭,那么,现在的东郡大营会如何?我猜肯定会有变化。”

    “就是王贲以及他儿子王离,亦是会有变化。”

    “之所以没有变化,是因为东郡大营为王贲掌控多年,稍有变动,就会引起莫大动静。”

    “东郡大营有乱,我等的机会就来了。”

    “没有东郡大营的钳制,秦国在山东诸地的力量,根本不足以令我等心悸畏惧。”

    “这一次的事情,是我等失误,给了他们一些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