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弱点-《桃花溪》
第(2/3)页
郑泰有些尴尬,他清了清嗓子,向柠月道:“皆因你,扰了酒桌上的兴致,你跪到檐下去!”
“是。”柠月平静地点头,走到檐下,木然地跪着。
郑泰道:“咱们接着喝,接着喝,琴师,接着弹。柠月,唱曲。”
众人齐齐举杯,仿佛方才那一幕未曾出现过。
冬日,夜里凉,跪在檐下,浸了寒气,柠月看着冯高。
她和着琴师的曲子,唱了首小曲。
“说东昌,城墙九里半,四门四关厢,东昌是个好地方。杏仁槐米黄菜,年年外运下苏杭。阿娘给儿缝衣裳,送儿去远方。小儿郎,得了功名,娘欢喜。不得功名,阿娘也盼你早回乡。早回乡。要什么荣归故里,要什么锦带华裳,小儿郎,小儿郎,莫认他乡是故乡,莫让阿娘愁断肠……”
她唱得很轻,很慢。
温柔似水。
曲乐班子,走南闯北,南腔北调,都是会的。她听郑泰说,他是东昌府人,她便唱了这首东昌调。
冯高抿了口酒。
郑泰道:“厂公大人是陛下跟前儿极信赖的人,家姐在陛下跟前儿服侍,咱们,本该是自己人。厂公大人,你说这话,对不对?”
冯高笑了笑,不作声。
郑泰见他没有反驳,试探道:“因平宁长公主的那桩事,厂公大人与家姐有点子误会,家姐十分懊恼。家姐素来敬厂公大人勤勉忠君,厂公大人似乎会错了意……”
一旁沉默的国丈,捋了捋须。
郑泰起身,亲自给冯高倒了杯酒,转了话头,道:“厂公大人跟朝中那些酸腐文人,本不是一个路子。那些人成天叫喊着忠国,可厂公大人应该知道,忠君比忠国要紧。无君,便无天下。君王之意,没有人能比厂公大人更明白。一年前,陛下在承乾宫说了什么,厂公大人可还记得?”
一年前,郑贵妃有孕,万岁与之戏逐,而伤身,致失子。郑贵妃因而怨怼于万岁,万岁怜惜贵妃,便在承乾坤宫对其盟誓,若再生子,必立为东宫。
年初,因平宁长公主事件,太后借冯高之手,抓住郑氏把柄,威胁她劝谏万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郑氏当时虽被迫答应,心内却一直不甘。
郑氏生了皇子之后,太子朱常洛便愈发成为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能速速拔之。
腊月初一,太子于东宫被刺,太后连夜前往,将太子带回慈宁宫抚养。此事震惊朝野,万岁不得不装模做样地命东厂彻查此事。
太后本已很少过问朝政,可在太子一事上,态度却非常强硬。她与郑氏博弈不止,冯高夹在其间,步步难为,步步小心。
本来,太后答应他,年底祭祀之时,借先帝托梦为由头,谴冯高去南直隶守皇陵。冯高可离开东厂,卸官身轻。可是,现在,横生枝节,太后不肯放他走。
太后与贵妃,招招刀光剑影。冯高枕戈待旦,日夜小心,祈望能顺遂地淌过这浑水。
大明朝从成祖年间设东厂起,历来东厂督公,几人能善终?
他笑了笑,向郑泰道:“陛下的话,咱家自然记得。”
“但不知东宫的案子,厂公大人查得如何了?”郑泰问道。
冯高饮尽最后一口酒,起身,道:“咱家酒醉,该告辞了。多谢国丈、国舅的好酒、好曲。”
他走到檐下。
那个叫柠月的女子仍在唱着。
他走过她身边,驻足了一刹,匆匆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