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一股怨气-《燕辞归》
            
            
            
                
    第(1/3)页
    柳学士虽然上了年纪,但中气十足。
    又是常年与文书打交道,背起旧书来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字字清晰。
    一时间,金銮殿里安静许多,只他老人家的声音绕梁回旋。
    先前吵着要让定北侯交出帅印的官员,此刻也不好再咬着不放了。
    李邵见状,斜斜瞥了柳学士一眼,收回目光,背着人勾了勾唇角,神色不屑。
    编,真能编!
    就李勉那小鸡崽子还能背这个?
    看一眼都发瘟,再看一眼跟断脖子似的瘟鸡,也就柳贵人那母鸡护得紧。
    还背隋书呢!
    李邵一个字都不信。
    当他没做过皇子?李勉那个年纪背隋书做什么?
    这柳学士为了给李勉脸上贴金,还编这种故事呢。
    也不怕父皇兴致来了、回去考校李勉功课,结果李勉一个字都不会背。
    哦。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李邵想,下朝后他得跟父皇提一提。
    李勉都那么努力了,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至于现在,是真是假也无人在意,柳学士把话题一抛,自有沾亲带故、指着李勉后来居上的官员站出来附和。
    “二殿下此话甚是有理。”
    “临阵换将不合适,裕门正与敌军对峙,换了大帅、军心动荡。”
    “以史为镜,吸取前车之鉴,不能犯史书上的错误!”
    李邵越听,脸上鄙夷越发难忍。
    什么叫李勉的话有道理?
    那话是人家李德林说的,李勉究竟背没背都是两说。
    再者,临阵换帅本就不合适,根本不用谁站出来背什么书。
    金銮殿上这一个个官员能没数吗?
    都有数的很!
    不过是看屁股歪在哪儿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