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无门!-《随身带着一扇门》
            
            
            
                
    第(1/3)页
    中秋佳节过后,曹信就在为学医做准备。
    这个决定可不是胡来的。
    曹信早早就在思量,大约是从逃荒途中几个兄弟以及父亲曹坤病死之时,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
    现今这世道,良医不少,庸医更多。
    无论是为了自己今后身体健康着想,还是为家里人,将自己培养成良医、名医乃至神医,这当然是最佳方案。
    再一方面,曹信本身就对医术很感兴趣。
    人生百年。
    总要有些追求,有些梦想,有些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
    若一辈子只习武,这是武夫,是武痴。
    不是正常人。
    曹信这辈子总不能全部心思都扑在习武上。
    百无一用是书生!
    武夫又何尝不是?
    在习武之外,还须有一技之长傍身,有其他爱好调剂。
    医术。
    从医。
    这是极好的选择。
    挣钱不少,地位不低。
    虽说在大梁,有权有势的人物的确能够对医者呼来喝去,哪怕远近闻名的良医也最多得几句恭维,照样不敢违逆,以免招灾惹祸。
    但曹信不同。
    “我本身习武,有‘青铜仙门’,日后造诣不会太低。”
    “在这基础上在学医行医,日后是对标‘杀人名医’平一指、‘蝶谷医仙’胡青牛、‘阎王敌’薛慕华,乃至‘桃花岛主’黄药师这样的人物。”
    若医术超群,则广交人脉,江湖处处是朋友。
    若医术平庸,便不示人,默默钻研打发时间。
    总之,只要有武力在身,就不怕灾祸上门。
    然而。
    想学医也不容易。
    ……
    “我打听过了,宏济堂、仁心堂、善信医局这些大字号的医馆,招收学徒都有各自要求,还得有关系有门路推荐才行。”
    “小一些的医馆更是这样,一般都是子侄传家,即使收学徒,也是从宗族、邻里挑选的身家清白聪明伶俐的。”
    八月十八,曹信带回来一个坏消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