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坏消息-《谍战:飞蛾》
            
            
            
                
    第(3/3)页
    “加上我还有组织游击队的经验,正好可以在北满拉起几支队伍。”
    “而且我是出来学习的,知识理论都学完了,是时候该回去了!”
    “正好也巧,我在清华的老师,介绍了一份工作,就是在哈尔滨的船舶学校教书。”
    “本想着找个机会拒绝,现在看来不用了!”
    “再说,我的战友们都留在哈尔滨了,我不能不去,他们还等着,我答应买的天津卫的大麻花那!”。
    孔原看着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愣神地看着,不忍去下达那个看似正确的决定。
    三天后,孔原站在院门前,望着背着包裹,在风雪中艰难前进的冯仲云,泪流满面,嘴里唱起了响彻白山黑水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
    “用我们的血肉去唤醒全国民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起而杀敌!”
    “起来,起来!全国要团结全国民众,去战斗,战斗,战斗!”
    PS:这章我改了很多遍,就是不满意!
    总感觉写不出他们的魂!
    血盟救国军是辽东第一支抗日武装,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由此基础上改编而来。
    九一八发生之时,孙铭武和原籍新宾湾甸子村的留日学生张显铭都在沈阳。
    他们目睹了日寇,烧杀抢掠的野蛮暴行,深感亡国之惨,相约分别回籍,联络同乡旧僚,雪国耻救危亡。
    孙铭武与其弟孙铭久、孙铭宸商量后,决计组织武装抗日。
    孙氏三兄弟将150亩水田和15间房子典押出去,以所得资金购买了100支枪械、1万余发子弹。
    与此同时,孙铭武还动员村民亲友举旗抗日,全村老幼无不赞颂。
    张显铭回到原籍后,因他曾在国外留学,社会联系较广,与当地警甲多有往来。
    他首先向朋友张东郊、当地公安分队长盖光安等人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情景,并力陈救国大计。
    张、盖等人深表愿效前驱,遂写信给兴京第九大队二十八步兵中队长李栋材。
    几经联络,李栋材同意“约期哗变”。
    1931年10月,孙铭武、张显铭等在起义前夕,在孙家大院创作了一首义勇军抗日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
    后来被大汉奸于芷山设计杀害孙铭武,但血盟救国军仍然在其弟孙铭宸的带领下,继续抗日!
    孙铭武将军曾留下遗言:民族不可辱,国土必收复,回家杀身何所惧,愿做抗日第一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