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昭然若揭-《辞春令》


    第(2/3)页

    楚策正站在她的身后。

    年轻的帝王一身明黄,目光一瞬也不挪开,正定定看着离开的马车。

    杨姑姑不知道楚策是何时来的。

    既然看见了皇上,那就没有不上前问礼的说法。她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慢慢上前,在离楚策三五步远的距离行了个万福礼:“奴婢拜见陛下。”

    她垂着头,眼睛落到地面上。

    头顶上很快传来一声低沉的嗓音:“起来吧,过来说话。”

    楚策扔下这句话,转身迈向旁边的城楼。

    杨姑姑听见“过来说话”时眼神一下变了,她想装作自己没听明白,可是身旁那么多人看着……

    杨姑姑怀着以身就义的忐忑心情缓缓上前。

    楚策早已经禀退了他身旁伺候的宫人。

    跟着楚策登上城楼,杨姑姑不安的心越发不平,她在想自己一会儿回去之后该怎么应对荀太后的拷问。

    那么多人看见了她和楚策单独相处。

    “过来。”

    站在城墙上方,楚策冲着仍然离他至少五步远的杨姑姑发话。

    杨姑姑本不想动,但楚策话音中的冷漠一听就知道他定是又生气了。

    她只得往前走了两步。

    楚策似是看出了她脸上的不情愿,噗嗤一声笑了。

    “杨琼华,长本事了是吧?”

    楚策抬着璨如星海的眸子语气发冷问她。

    忽然被叫名字,杨姑姑身子不禁颤了颤。

    她低下去的头低得更低了。

    “奴婢不敢。”

    杨姑姑尽量让自己请罪的声音听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可是话音一出来,那声儿仍是颤抖着。

    她在少年帝王面前总是少了那股子勇。

    她是他的奴。

    “不敢就过来些。”

    楚策又道。

    杨姑姑并不动。

    她的眼神不小心往城楼下看了一眼,看见了宫墙之外来来往往的马车,宫外的世界。

    杨琼华和陆挽君不一样,虽然二人都是荀太后口中的得力干将,六品采衣,但二人能做的,不能做的却是泾渭分明。

    譬如陆挽君可以每两月出一次宫门,而杨琼华自从出生到现在,她一直都被关在宫门之中,她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楼下的宣德门。

    宣德门是离宫外最近的一道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