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99.重光-《剑啸昆仑》
            
            
            
                
    第(2/3)页
    当然,也不是说要对幼帝斩草除根,这种事情他们还不敢做,毕竟昭武太子的声望太高、在监国期间威压北燕、力挫西凉、平定中州民乱和苍西叛乱、甚至收复了凉州,颇有中兴气象,为天下百姓所拥戴。
    而最关键的是还有一个江昊,这位勇毅侯就是一个异数,谁见过能以一人压一军的存在?对江昊这样的人,中州系的大佬们也没有任何经验能够对付得了。说实话,有大佬曾经私底下找过昊天教,但昊天教却是表示爱莫能助,自己绝对不会参与世俗之争、更不会与江昊这样的应运之人为敌。
    可以说,江昊想要上位、总摄朝政的话也未必做不到,估计谁也挡不住!但他摄政的话要不使天下大乱却是不易。
    好在目前还看不出他有任何政治上的野心。
    不过,江昊却是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便是是幼帝逊位之后,不能封为蜀王,而是要封为秦王、奉太后迁居西京,而且江昊要亲自迁居西京负责护卫。
    说是建议却是根本不容人反对,在为此事专门开会商议时,有人起来反对,江昊竟然直接一剑便将那人斩杀于大殿之上!
    要知道,被杀之人乃是郑王的亲信!
    郑王当时脸色就变了,意欲召甲士斩杀江昊,但却被中州系大佬黄中宇以眼色制止。
    黄中宇乃是当代的中州系领袖,他可是知道,真要动武的话,不知道得多少甲士才能制住江昊,而谁能保证满堂重臣不会被江昊斩杀净尽?
    何况,看起来江昊是决心已定,要报那昭武太子的知遇之恩,他的护卫就守着坤宁宫、不许任何其他的队伍接近,但凡不从者一律射杀!
    要知道,江昊的护卫全部装备着连珠铳,还有手炮,战斗力极强,而且还有不知道从哪里招来的一个营的精锐,一旦爆发起来,就算是倾尽禁卫军之力也未必压得住,届时京中必然要再次大乱!
    而且,江昊并未反对幼帝逊位,这就已经可以了。
    所以,既然他非要保幼帝,那就只能是顺其意了,没有必要因此得罪这么一个拥有乱天下能力的可怕人物嘛。
    而且,关学系一派也是全力支持江昊的建议,此时中州系刚刚扳回了局面、干掉了后党,急需稳定局面,也不欲与关学系闹僵,所以最后只好接受了江昊的建议。
    郑王的心里是恨哪!这江昊明摆着是防着自己未来有可能暗害幼帝啊!虽然他的心里未必没有那样的想法,但也不能这么明晃晃地就摆上台面吧?
    但此时的他尚还羽翼未丰,不能表现的太过,不得不听从三大派系的安排。
    只能是有什么仇什么恨,都等到将来再说吧。
    在历朝所封的诸王中,秦王是一个很特殊的位置,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封过秦王。
    要知道,秦是雍州的古国名,而雍州则是天华文明的发祥地,当初天华人的第一王朝大华朝就是从诸王时期的秦国发展而来的,而且在整个中古时期数千年里,西京城都是天华历朝的都城,就算进入近古时期以后政治中心东移,但也从未有封秦王之举。
    可以说,如果封秦王的话,那么秦王就将是诸王之中的第一位,天子之下的第一人。
    毕竟,秦王的地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是高于其他任何亲王的。
    封幼帝为秦王,乃是对于曾经作为皇帝的他的一种尊崇。
    所以,既然都能封秦王了,就算让幼帝在逊位之后奉太后迁居西京皇宫,也没有什么。毕竟,让太后留在京师这边也是一个麻烦,新帝登基之后要不要每天去给太后请安?
    郑王的辈份是高于昭武皇太后的,上位之后也不可能去给她请安,但皇帝不给太后请安又不符合礼制,这也确实是个麻烦。
    现在江昊坚持要封幼帝为秦王,不但为此杀了人,而且放出狠话,说如果不答应的话,那么他就要主张保留幼帝的帝位,必要时将召西北诸军入京勤王!
    实话说,无论是以江昊的能力和功劳,还是他在西北军界的影响力,提出这要求,其实在目前是无人能反对的!因此最后朝堂那边诸位大佬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了。
    而江昊要求亲自统管西京皇宫的护卫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不是要求统管西京城,自无不可,最多以后皇帝不去西京巡幸就是了。
    反正是最后江昊的要求被全盘接受了。
    幼帝于奉圣三年十二月二十三下诏逊位,随后宗室朝臣共议拥立新君,郑王三辞而后接受,新帝的登基盛典选在了十二月三十,登基之后就是新年,大吉之兆。
    新的年号是“重光”,隐隐表明了此前的三年奉圣时期乃是黑暗时期,现在新帝登基就是要重新唤回大夏曾经的荣光。
    重光帝登基之后,下诏大赦天下,正式册封幼帝为秦王,尊太后为昭武皇太后,同时封赏功臣,其中江昊益封三千户、赐爵可袭五世,拜神武卫上将军,并擢任西京阅军使兼领西京皇宫护卫都总管。
    另外,为了安抚江昊,特赐西京府邸一座并赐南郊太华山下皇家园林一座。
    此外,加关学系大佬、前太傅上官思齐为秦王太傅。
    在关学系方面,最重要的人事任命就是在奉圣时期被任命为西京留守使的安达知担任枢机使,成为了四相之一、关学系一脉的当代领袖。
    至于其他人就不一一细说,反正就是三大派系再次瓜分了朝廷的重要职位。
    这次江昊益封三千户,加上之前曾经益封两千户,合计已经是益封五千户。而他进拜的神武卫上将军,则是武勋的第二等,仅次于大将军,目今居此位者仅他一人而已。
    至于那个西京阅军使,也是有由来的。当初本朝太祖底定天下之后,欲罢诸将兵权,乃设东西南北四京以为陪都,每京各设文职的留守使使和武职的阅军使以安置功臣,其地位崇高、为臣下之极,但其实与太师、太傅、太尉等三公一样只是没有实权的尊位而已。自从国初诸功臣居此位之后,其后罢诸京、只留西京,也只有安达知担任过西京留守使,至于西京阅军使则是迄今再无人担任过,这次江昊乃是国初功臣之后的第一人。
    如此尊崇的位置给了江昊,但依然是没有实权的职务,不用问,无论是重光帝还是朝中大佬们自然都不可能给江昊这个无法控制的家伙以实际的兵权。
    江昊也是无所谓,不掌兵权就不掌兵权,反正就算是没有了兵权,也没人敢招惹自己。不过,那些朝廷大佬想要这么轻松地拿捏自己也不可能,毕竟除了他自己的实力天下无敌之外,在西北诸军中的威望也是极高。
    何况他还可以随时调动万花商会的十万私属武装,也真不是谁都敢惹的。
    由于这次的新帝登基大殿并非历史上那种异姓之间篡夺的禅让,而以幼帝与新帝的复杂关系在大典之上交接并不方便,所以幼帝也即秦王并未参加新帝的登基大典,而是在大典之前就奉昭武皇太后启程前往西京,而江昊则是尽起自己的责任,护送昭武太后与秦王前往西京、入居西京皇宫。
    这个的好处就是免了他跪拜新帝的尴尬。
    大夏制度,虽然大臣平时不用跪拜天子,但在新帝登基这种大典上还是要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的。
    至于江昊自己,则是交还了京城的府邸、在西京又被重新赐给了一座府邸和一座园林,而且又是被重新起用的理藩院正公孙穆亲自来到西京为他安排。
    这西京的格局不同于京师,皇城是在西河的北岸,主城则是在西河的南岸,不过西京的皇城很大,权贵和高级官员的府邸都在皇城之内。
    西京皇城最大的特点是其北部城内有一座山丘,谓之“帝丘”,皇宫在于这帝丘的顶部,然后顺着南坡一路往下则是王宫以及侯爵的府邸。
    至于其他高级官员的府邸则是在帝丘以南的平原上。
    这次公孙穆给江昊安排的是仅次于皇宫、最上面的一座空置的原王府,凭高视下,感觉非常不错。
    因为大夏的制度是诸王不就藩、其府邸都集中在京城,不过西京作为古都、这边也都有一些王府,是作为诸王随同皇帝来西京狩猎时的居所,当然由于现在的诸王都在京城那边,所以这边的王府都是空着的,公孙穆就把其中的一座最好的安排给了江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