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青城学士-《凛凛北歌》
第(2/3)页
他有些厌倦,这话他已听得不知百遍千遍了。
他突然想起史上那位名垂青史的卧龙先生,一样的只手撑蜀,一样的妄图逆天。
只是卧龙先生鞠躬尽瘁事无巨细,最后幸得善终万民敬仰。可他何随却瞒着郦王谋划了无数杀身之举,到头来百年之后又能等到什么样的后世名声?
养龙凿脉,说的轻巧,可若无数百年的供养,又怎能见成效?
可这天下还能再给蜀地百年吗?
何随负手起身,远望朗朗星空那枚垂于东北的暗淡星辰,有些茫然。
长江畔,古楼之上,同样有一个人仰望星辰,茫然无望。
只是荆楚之地的星空相较蜀地更要灰暗一些。
荆楚之地自古人杰地灵,素有“唯楚有才”之誉。
而若说荆楚哪处最得文人风流,那便要说是江城了。
原因无他,皆由天下闻名、桃李遍布的青城书院便坐落在此。
这青城书院何时开办现今已无可考,但若问书院何时最为鼎盛,那随便拉过一名院中学子,都能侃侃而谈说上许多不同见解。
也难怪百口百言,延绵数百年不倒、与官学国子监同称“左右两院”的青城书院,实在是有过太多的鼎盛之时。
书院占地及广,囊括了大半个江城,东北角有晴川阁临长江而建与黄鹤楼对望,内有藏书数万卷,无论古今,甚至还藏有不少皇宫大内都不曾保有的孤本残本,是天下士子第一向往之地。
而这人便极少数能在闭阁之后仍能随意出入晴川阁的几人之一。
这倒不是因为他身份有多贵重,其实在青城书院内,无论你家门有多显赫或贫苦,只要通过三年一次的入学考试,入书院为士子,那便人人平等学术不分高低,即便是富家子弟最多也只是在平日生活中多显出手阔绰,仅此而已。
不过若是学成出山,世家子弟和寒门学士还是于前程上进之途还是有天壤之别。
世间万事皆如此。
故而青城书院号称三千学子同林而读,其中绝大部分还是以寒门子弟为主,而书院也多为照顾贫苦学士生计,除去每日功课之外还在书院内安排了一些活计给有心赚取银两的学子去做,多是轻体劳神之事,只当善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