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烽火边城 第七十九章 一步成诗-《霸府》
第(3/3)页
众人见何遇赋诗连个梗儿也没打,这也太快了,很自然的疑心他腹有宿稿,是以有恃无恐。有人还想:”这何遇看似年轻,实则颇有心机,没准崔默上了他的当。“
何遇早就料到崔默不会这么快就放弃抵抗,反正现在的局面是稳赢不输,当下便故作慷慨道:”嗯,如此说来,倒也算是有些道理,只是以后不要再说倚老卖老,不愿占先的话,废话不多说,就请子默先生出题吧。“
他充分将毒舌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先对崔默进行了一番冷嘲热讽,然后答应了他的要求。崔默听得真切,气得眼睛都快喷出火来。他长这么大,还没遇到过如此难缠的对手,振振有词不说,偏偏还斤斤计较,一点亏都吃不得。
他好容易按耐住心中的怒火,举目四顾,室内摆设饮宴之物都很寻常,料想即使以此为题,也一定难不住何遇,一时颇有些踌躇。他已经输了一阵,这一阵即使赢了,也是个平手,是以是不能再输了。何遇冷眼斜视,不发一言,静待崔默出题。
崔默的眼睛突然从窗口看出去,院内是个小天井,布置成花园的样子,中间建有一草庐,内陈设琴桌茶几,颇有雅趣,想来是吟风弄月,弹琴作画的地方。
崔默临机一动,一指窗外草庐,脱口而出道:“就请何宗主以此草庐为题,做诗文一篇如何。”两汉魏晋多以京都宫室入诗赋,极言其富丽堂皇,往往铺张扬厉,有著名的《两都赋》、《两京赋》,以小小草庐为题却是非常不常见,基本无先例可循。而且草庐虽小,陈设却也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则太显繁琐,一字不提,却又显得太过疏漏。
诗题入耳,崔浩登时松了一口气。对于他来说,何遇和崔默打成平手是再好不过。打成平手一方面堵住了崔默的嘴巴,使他不敢太过放肆,也能从侧面说明他崔亮看人很准,所结交的人物绝非浪得虚名之辈。另一方面,打成平手也就免得崔默席前当众挖眼,有损清河崔氏的颜面。崔默搜肠刮肚,想出这样一个怪怪的题目来,料想何遇做不出来。崔默这次是在何遇后面作诗,时间较为充裕,只要相差不太离谱,自己从中一调解,打个哈哈就过去了。至于崔默有意生事,回到族中,自有家法族规对付他,倒没有必要家丑外扬,在外人面前出乖露丑。
崔浩一听此题目,也松了一口气。他的想法和四叔一样,能打成平手是最好不过。他少年心性,又自负才华,最是争强好胜,当下默不作声,也在心底默默思索诗句。谁知一句诗还没绉完,就听何遇大笑起身道:“子默先生真是小看何某,这种题目有何难处,憋乡五岁孩童人人能咏,在下又有何不能。哎。。。哎。。。此题太易。。。此题太易啊。。。”不住摇头叹气,做出一副太过简单,不屑认真应对的样子。
众人听了,均面面相觑。刚才何遇吟诗一首,占了上风,还可以说是留有腹稿。现在以草庐为题,是不可能有腹稿的了,何遇这样说来,视之如同儿戏。只有两种可能:一种何遇是不世出的天才,倚马千言,出口成章;另一种就是故作大言,戏弄崔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