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封和郡县】-《持秦》


    第(2/3)页

    只要这些六国世族、毫桀、乡绅还在。

    秦国就不得不用大量的军队在国内各地维持稳定。

    而这些人,才是朝廷最大的隐患。

    秦的覆灭不用多说,便是被这些人联手推翻的。

    陈涉吴广只是一个引子。

    后面的天下皆反,才是这些乡绅毫桀和老世族隐患的大爆发。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年朝堂之上王绾和李斯政见上的分歧,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绾提出,应该让始皇帝将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出去。

    镇守偏远的地方郡县。

    这样一来,便可以对原本山东六国的地方,都真正归属秦国统治。

    而李斯则提出,应该将秦国的郡县制度推广到全天下。

    这样在几代甚至十几代以后,秦国不会像春秋时期那样同宗相残,相互疏远。

    从更加宏观一些的角度来看,这里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也都有其缺点。

    并不是谁比谁更高明的。

    而若是单单站在皇室宗族的角度来看,王绾的政见能让秦国走得更长远一些。

    秦国的覆灭自然不用说,当真是吃了没有宗室王候镇守的亏。

    以至于秦国朝廷控制不住下面的郡县。

    下面的郡县更是一盘散沙。

    地方豪强杀了县令,就能造反。

    联合其他几个县,就能初具规模。

    一旦有一个地方造反起义。

    很快就蔓延到全国各地。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整个旧山东六国的地方,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和镇压。

    反而是县尉、郡守这些秦国官吏,和那些山东六国的旧贵族同流合污,共同起事。

    陈胜则成了那个一呼百应的人物。

    甚至像赵陀这样的郡尉、郡守,直接自己就与秦国朝廷断了往来。

    拥兵自立,割据成了南越国。

    整个秦末乱世中。

    唯独地方对这些造反势力真正有效遏制的,似乎也只有三川郡守,李斯的儿子李由。

    李由可是娶了秦国公主的。

    如果将作为秦国丞相的李斯和秦国朝廷视为一个整体来说的话,用李由当郡守,和让皇子去当诸侯王。

    其实效果算得上是一样的。

    因为李由作为李斯的儿子,不会背叛作为丞相的李斯。

    也就不会背叛秦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