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见此境而疑是为小验,志诚行之,神异不可具载矣。 此真作到壶中配坎离达到日月长矣。 经常打坐默运心火之母炁,自然随气贯满周身及四肢。 鼻息绵绵若存,此即用之不勤,凝而不衰,号曰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寿与天齐,斯可谓之“不迷而性自住”矣! 不迷而自住,人常清醒,不被尘情所迷惑,方寸不乱自有一定主宰。 内修丹道,如在本身活子时一来,凡人便起淫心欲念,稍一动摇,精趋熟路,此即迷也,落后天矣,修士可不慎哉。 应当重整刚志,痛改前非,这才称得起是一个修道之人而不迷矣。 只有不迷,保住真宝之“应物”,才可能使我的元神真性自住于中宫,恬静淡泊,精神安定。 …… 今天,陈青牛手捧书卷,沉寂心神,坐在山顶,读《庄子 · 刻意》。 他对于读书人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聊斋中手捧一卷书,不畏饥寒穷,一心求取功名,以盼有朝一日红衣白马,气吐眉扬,光宗耀祖的寒门书生。 人活着,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同样重要的。 读书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令人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有所感悟和明悟。 古语有云: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闲人读闲书,可堪比真人,仙福无边矣! 故金圣叹有言: 红袖添香读闲书,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古人早已看透人生之大道,将清心涵养视作对自己生命最大的成全。 古人有云: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又云: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 二者修业之事。 以前虽明字义,但践行的少,视如不见。 后历经世事磨练,终信之不疑,以读书为第一乐事。 山中响彻陈青牛中正平和,朗朗的读书声,刻意尚行,离世异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