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编组站信号改造项目的顺利批复,像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在设备处技术口荡起了一圈涟漪。 陈锋借势放出风去,鼓励各科室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瓶颈,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革新方案。一时间,还真收到了几份颇有想法的建议,虽然大多是些小改小革,但陈锋都认真对待,能推动的立即安排论证。 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自己从安监处带来的那份《调车作业信号联动优化方案》。这方案若能落地,对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意义重大。在设备处推动,名正言顺,而且可以利用分管固定设备的便利,选择试点站场。 他让孙伟(虽已不在手下,但私下仍保持联系)把方案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结合设备处的职能,补充了与现有信号、通信设备接口的具体技术实现路径和预算估算。方案成熟后,陈锋没有急于提交处务会讨论,而是先私下向郑处长做了汇报。 郑处长戴着老花镜,仔细翻看了厚厚的方案文本,半晌,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陈锋啊,想法是好的,这个方案要真能成,确实是件功劳。但是……”他顿了顿,语气带着顾虑,“动静太大了。这涉及信号、通信、运输好几个部门协调,还得局里甚至部里立项支持。眼下各处经费都紧,搞这种跨部门的联合攻关,难啊。” 陈锋知道郑处长求稳,解释道:“处长,我们可以先选一个作业量不是最大、但问题典型的小编组站做试点。投入不会一下子很大,关键是做出效果,有了成功案例,再推广就容易了。” 郑处长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转而问道:“老吴知道这个事吗?” “还没跟他通气。”陈锋如实回答。 “嗯……”郑处长沉吟着,“这样,你先弄个简要说明,下次处务会上提一下,看看大家意见。尤其要听听老吴的看法,他管着不少相关设备采购。” 陈锋明白,郑处长这是不想独自担责任,要把事情摆到桌面上。他点头应下:“好,我准备一下。” 几天后的处务会上,陈锋将调车方案作为“一项提升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技术设想”提了出来,并做了简要说明。他讲得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了方案对减少人为失误、提升安全性的作用,以及试点先行、控制风险的思路。 第(1/3)页